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全州幅员6.04万平方公里,辖15县2市,地貌复杂多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知名的资源富集地区。清洁能源富甲天下,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7000多万千瓦、占全国的15%。生态旅游资源绚丽多彩,有A级景区61个,邛海泸山、泸沽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闻名中外。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农产品优势区、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的最适宜区。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彝族“火把节”被推荐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战略资源得天独厚,轻稀土氧化物、有色金属、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和全省第一、第二位,是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域。2021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01.18亿元、增长7.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79亿元、增长7.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增速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452元、16808元,分别增长8.1%、10.3%,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是攀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西昌市幅员面积2883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常驻人口95.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49.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68%。西昌市地处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省会城市交叉辐射区域,拥有铁路纵贯全境、高速四通八达、航线覆盖主要城市的区域交通运输成熟体系,成昆铁路复线建成后2.5小时可达成都、昆明;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有色金属、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全省前列,建有多个国家级农业生产基地,拥有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的世界级文化瑰宝-彝族火把节,是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安宁河谷腹地,古称“香城”“凤凰城”和“燕子城”,县域面积2284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137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有汉、彝、傈僳等23个民族,常住人口22.1万。是“北达京畿,南通蒙昭”的南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国家4A级景区螺髻山驰名中外,同属西昌半小时经济圈,攀枝花一小时经济圈,成都昆明3小时经济圈内。有“中国果桑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县、绿化模范县、农村绿化能源示范县、四川省生态县、乡村旅游示范县、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城市、供港果蔬基地等重要名片,获评“自然(养生)旅游目的地” “最具投资价值目的地城市”。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南部,东倚西昌,南接盐边,西连云南省宁蒗县,北邻木里藏族自治县,有2000多年建制历史,幅员面积8407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街道),有彝、汉、蒙、藏等14种常住民族,总人口39万。境内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厚。历史上曾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而今又以盐铁之利、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而远近闻名,有神秘“女儿国”之称。

会理市位于凉山州南部,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至今有2132年历史。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正在加快推进德会高速、宜攀高速、乌东德库区翻坝码头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会理至武定高速公路建设,打造四川南向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全市幅员面积4527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办事处,17个乡镇,总人口46.5万。会理古城是凉山州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区海拔1790米,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5.1°C,森林覆盖率58.83%,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境内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和“会理会议”纪念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

会东地处川滇两省六县(区)交汇处,幅员面积3227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办事处、17个乡(镇),总人口42.78万人,有汉、彝、傈僳等31 个民族。在建县之前,会东有一部分地区属四川会理县,另一部分地区属云南巧家县,巴蜀文化与朱提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川滇融会、博纳西东”的气质。
会东素有“攀西聚宝盆”“川滇明珠”之美誉,是“天然氧吧”,是“避暑胜地”,是四川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南向拓展的前沿阵地,是四川构建沿金沙江经济带和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的核心区域之一,是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全国华山松第一大县、中华松露(块菌)第一县、全国知名的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与云南省巧家县隔金沙江相望,南距昆明270公里,北距西昌12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166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气温19.3℃。境内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凯地里拉温泉-中国“第一锶泉”,是攀西地区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著名的“中国蚕桑之乡”、冬季康养旅居胜地。宁南是历史上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所在地;是出川入滇的重要枢纽,建设中的宜攀高速、西巧高速在这里交汇,凉山港白鹤滩翻坝码头即将建设,推动融入昆明2小时、攀枝花昭通1.5小时、西昌1小时经济圈,成为四川南向开放重要的桥头堡。宁南高考上线率连续八年领跑凉山州,公安满意度测评连续6年居凉山第一、全省前列,是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

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曾是凉山州州府所在地,是凉山州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幅员面积2559.8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32.85万余人。毗邻州府西昌,正在建设的乐西高速、西昭高速穿境而过,建成后距离西昌、成都仅70和400公里,将成为连接川渝滇黔的重要交通节点。立体气候明显,风景优美,拥有谷克德高原湿地、竹核天然温泉、日哈万亩索玛花海,夏天可避暑、冬天能滑雪。拥有原汁原味的彝族文化资源,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保留了完全迥异于其它区域的几百种彝服款式、丰富多彩的配饰和花纹,集中体现了凉山彝族北部地区服饰的特色;彝语方言齐全,交汇依诺、圣扎、所地、阿都四大方言。素有“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凉山州建州70周年,做好凉山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嘱托,把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做好“六保六稳”工作,力争全州经济增长9.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速,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凉山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