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高校毕业生档案服务政策实用问答手册

展开
毕业生档案是人事档案吗?它有哪些作用?

毕业生档案是记述和反映毕业生政治面貌、学习经历、思想表现以及家庭状况、奖惩记录等的综合材料,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从学校转出的毕业生档案,成为人事档案,并在后续不断记载个人学习工作经历、政治品质、思想认识、专业素养、工作实绩、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招聘录用、政审考察、公证信息、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和服务中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

哪些人事档案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以下情形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1、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的档案;

2、辞职辞退、取消录(聘)用或被开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档案;

3、与企事业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人员的档案;

4、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中专毕业生的档案;

5、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境)人员的档案;

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档案;

7、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

8、其他实行社会管理人员的档案。

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由哪个部门管理?

各区就业促进中心、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按照分级分类管理要求,根据户籍所在地属地化管理原则对本辖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作为一名本市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人事档案应向哪里转递?

未继续升学的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属于流动人员的,可由学校将其人事档案转递至毕业生户籍所在区就业促进中心。毕业后就业单位有档案保管资质的,其人事档案由学校向单位转递。

人事档案转递方式是怎样的?可以本人自带档案吗?

转递人事档案须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严禁个人自带档案转递。因此,毕业生档案应由学校通过机要交通(包括EMS档案专递)或派专人转递,严禁毕业生个人自带档案转递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放、管理要交费吗?今后如有需要开具档案证明,需要费用吗?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沪人社力〔2015〕468号)的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是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1月1日起实行免费服务。因此,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保管流动人员档案、提供开具档案相关证明等服务都是免费的。

学校转递档案后,可以到哪里查询档案所在地呢?

学校将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后,毕业生可持本人身份证件(包括社保卡)或《就业创业证》至区就业促进中心或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查询档案所在地。

提示:每年高校多在7月开始毕业生档案转递,由于数量庞大,时间集中,查询信息可能出现滞后。毕业生可错开7、8月高峰期前去查询。

来源: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黄浦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部分)

展开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磅出台《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基于原有的惠企利民就业政策基础升级加码推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政策内容吧~

长期失业青年社保费补贴

本市各类用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除外)录用本区户籍35周岁及以下的长期失业青年、参加区青年助业直通车的青年,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手续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及以上的,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标准为以缴费当月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为基数计算的社会保险费的50%,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灵活就业社保费补贴

对本区户籍35周岁及以下的长期失业青年、参加区青年助业直通车的青年,办理灵活就业登记且按规定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本市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最低标准的50%给予补贴,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见习生活费补贴

本区户籍见习学员在本区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期间,在市级见习生活费补贴基础上,给予每人每月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20%见习生活费补贴。

见习基地一次性就业补贴

本区见习基地吸纳或推荐本区户籍见习学员就业的,每录用1人给予就业见习基地一次性就业补贴3000元。

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

本市各类用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除外)录用本区户籍首次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手续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及以上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补贴标准为5000元/人。

若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荐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非人力资源机构)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手续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及以上,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次性推荐就业补贴2000元/人,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3000元/人。

重点群体新技能提升补贴

本区户籍35周岁及以下的长期失业青年、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及本区范围内职业院校毕业学年学生,参加经认定的培训实施单位开展的本区新技能课程培训,对培训评定合格学员,按3000元/人的标准享受重点群体新技能提升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补贴一次。

来源:黄浦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