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荟兴宜 创赢未来”为主题,聚焦宜兴历史和文化,汇聚海内外优秀设计力量,提高文旅项目创意设计,推出更多具有宜兴特色的文创衍生产品,提升宜兴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品牌影响力,助推宜兴国际化建设进程。
1.院校精英组:全国艺术设计院校师生。
2.社会精英组:热爱创意创作的社会人士。

1.邀请广大参赛高校学生、教师及设计师代表来宜兴进行广泛交流,增强对宜兴的了解;促进与文创企业对接、产业合作,展示宜兴文化产业发展新环境。
2.高校组作品征集:以各参赛高校为单位,高校内部组织学生和教师参赛,并选拔出优秀作品进入下一环节。
3.社会组作品征集:面向全社会海选,并组织专家初审。

1.大赛组委会专家评审,针对海选出的作品,由专家评审团现场进行打分。
2.大众评选:线上发起大众评选。
线上传播:抖音、微博、微信等软件平台
线下传播:户外大型广告牌、道旗、led大屏
五大类评共选出“文创宜兴”白金奖10名,金奖15名,银奖30名。

有突出表现的参赛选手或单位,还可获得宜兴人才引进及创业入驻孵化政策扶持。
围绕宜兴旅游景区、创意街区、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等文旅休闲项目以及人才主题公园等场景,进行创意开发策划和元素设计,例如文旅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建筑景观设计、标识系统等。要求具备独特的构思性、亮点和实践性。
依托宜兴城市特色,对标非遗类产品、茶竹百合等农副产品、陶瓷产品等,创新产品功能设计,产品外观设计、产品包装设计。要求作品立意、工艺、外观或用材等含有宜兴文化元素,造型美观、有故事,且能批量生产。
围绕宜兴人文历史、艺术融于生活,设计出具有互动性、实用性、美观性的交互数字作品,例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APP、小程序等软件产品设计。要求作品应具有适用场景和对应功能的原创性APP或微信小程序,其中微信小程序在遵循微信小程序设计指南、开发标准和《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等相关协议、规定,并且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与开发。
围绕宜兴旅游形象、自然风光、特色产品、院士之乡等内容,打造具有宜兴特色的IP产品,例如:IP设计、宣传广告、原创音乐、表情包等。要求所设计作品能够结合宜兴城市形象,体现宜兴人才工作品牌。
围绕宜兴全域旅游示范区,制作宜兴旅游创意宣传短视频。要求作品能展现宜兴的人文风貌、自然风光、非遗文化等,提升宜兴文化旅游影响力。
作品申报途径:
在官网下载《文化创意赛申报表》(见页面底部),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至指定邮箱。
截止时间2022年6月20日。
所有入围作品大赛组委会将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决赛入围通知书》和相关要求至参赛申报表提供的电子邮箱。
作品提交形式及格式:
1.实物类。
海选阶段需提供实物图片,要求多角度、有参照物,能够体现作品原貌,图片上需标注作品尺寸(长×宽×高),格式统一为JP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文件大小不超过5M,图片数量不超过8张。
2.视频类。
格式为MOV/AVI/WAM/MP4,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数不低于25fps。
3.设计类。
格式统一为JPG,色彩模式CMYK,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4.方案类。
海选阶段需提交格式为PPT及PDF的完整版方案,如有其它资料可一并发送。
5.程序类。
一是文字稿即综合描述作品情况,突出作品的创新点和优势,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小程序说明、应用场景、解决的实际问题、产品设计、技术实现方案(包括小程序端和后台服务器端)等。使用小程序云开发作为作品主要后端服务的小程序,应在技术实现方案中说明所使用的云开发技术。如果参赛作品引用了非团队成员的开发成果(如开源代码或其他应用系统),请务必在文档中说明。文档格式为PDF,文件大小在10M以内。二是演示视频即介绍主要使用流程,需配上讲解,时长不超过3分钟。三是小程序appid(允许上线版本和体验版)。
特别说明:在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参赛选手和单位可继续完善作品,但不能更改作品名称和内容。在评审阶段,以最后提交版本为准。
1、参赛作品可以单位、团队或个人名义进行申报参赛。参赛者须按要求真实完整的填写参赛作品申报表,信息错填或漏填导致申报不成功或无法联络的,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2、参赛作品既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系列作品。参赛作品应紧扣大赛主题和征集方向,突出宜兴的文化和旅游元素,彰显深厚的文化内涵、应贴近生活、具有实用与可生产性,不得出现黄色、暴力、宣扬邪教或迷信等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等内容。
3、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对外公开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已投入市场的产品、已参加过各类评审、其他竞赛或曾经发表过的作品不得参赛。凡参赛作品涉及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4、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人员姓名、单位相关的文字、图案、标记及其它与设计方案无关的符号,不符合规定者将被视为无效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5、参赛作品除参赛者在提交参赛作品申报时特别注明要求退还的实物作品外概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需退还的实物作品若入围获奖,大赛组委会将在相关展览展示结束后进行退还。需退还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按参赛者申报时所填写联系人、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以邮寄方式退还。如上述联系方式和信息有误致无法退还的,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予以免费保留60天,并由参赛者在此期间自行前来领取或另行约定邮寄退还;逾期未领取或未约定另行邮寄退还的,视为自动放弃该实物作品,并同意授权大赛组委会全权处理,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大赛组委会免责。
6、有意向纳入文创成果转化环节的参赛作品及项目须具备创新性、产业落地性、文化价值性等,大赛组委会将以初审、培训、考察等形式,遴选出重点项目名单。
7、参赛者应全面了解本届大赛规则。凡提交参赛作品者,视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遵守大赛相关规定。
联系人:吴越、李沁澄
联系方式:18020317316、19816596220
联系邮箱:kcds2022@126.com
寄送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街道荆溪中路305号国土大楼1楼
下载《文化创意赛申报表》,于2022年6月20日前将申报表及相关资料以压缩文件包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邮箱号:kcds2022@126.com,文件名以参赛类别+作品名称命名(例:交互产品设计+xx小程序)。
《文化创意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