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宜兴

秀美的江南名城

1、宜兴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位于长三角沪、宁、杭都市圈中心。市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是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和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2、宜兴,中国陶都、蜚声海外。“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7000年的制陶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的厚重文化,传承了民间工艺的不朽灵性,造就了紫砂历史独有的东方神话。

3、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了一大批名流大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当代宜兴拥有万名大学教授,百名大学校长,32位两院院士,是闻名中外的“教授之乡”、“书画之乡”。

4、宜兴,生态秀美、宜居宜游。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5、宜兴,工商繁荣、活力充沛。2020年,GDP突破18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27.6亿元,综合实力长期位居中国百强县市前十。

6、宜兴,接轨国际、开放包容。在宜外商投资企业千余家,投资方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2家,是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兴业之城、太湖西线对外开放的璀璨明珠。

优越的交通区位

航空 Aviation

宜兴周边有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南京禄口、杭州萧山、无锡硕放、常州奔牛等六个国际机场,均在2小时车程左右。在建的丁蜀通用机场将和全国的通用机场实现网络化运营,提供高效的商务、旅游活动。

铁路 Railway

从宜兴乘坐高铁可达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70多个大中城市,到南京、杭州仅需30分钟。随着锡宜S2线(轻轨)和沪苏湖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的开通,宜兴将进一步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

公路 Highway

从宜兴驾车到南京、杭州、无锡仅需1小时,到苏州1.5小时,到上海2小时。随着宜长、常宜高速、宜马快速通道的有序推进,宜兴将与无锡、常州中心城区 实现同城效应。

一流的营商环境

1、宜兴产业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备,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开发区以及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园区。

2、宜兴科教实力雄厚、创新氛围浓厚,生活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一流,是一座开放大气、包容友好、舒适便利的江南秀美繁华之城。高等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借智借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宜兴政策条件优越、投资优势明显,相继出台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以及产业基金、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降本惠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4、宜兴政务服务高效、营商环境一流,发布了《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0》,成立了专门的市级投资促进机构,建立了高质高效的“3550”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宜兴业”金字招牌。

合理的产业布局

  •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高塍镇)
  • 节能环保、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电线电缆
  •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芳桥街道)
  • 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智能制造
  • 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张渚镇、湖?镇)、西渚镇、太华镇
  • 生态旅游、生命健康
  • 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丁蜀镇)
  • 工业陶瓷、通用航空、文化旅游
  • 和桥镇
  • 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节能环保
  • 徐舍镇
  • 模架模具、现代农业
  • 万石镇
  • 机械电子
  • 官林镇
  • 现代农业、绿色建材
  • 周铁镇
  • 机械装备、文化旅游
  • 杨巷镇
  • 电线电缆、集成电路
  • 宜城街道、新庄街道
  • 城市经济、现代物流、食品科技
  • 新建镇
  • 化纤纺织
新庄科教谷

依托新庄街道,谋划打造大学集聚区、创业孵化区、科技服务区等功能区,加快推动江南大学东氿校区、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宜兴分园、宜兴科技镇长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建设,打造成为全市科教智力资源高地。

陶都科创谷

依托丁蜀镇,重点布局新材料、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专业化孵化载体,打造引领科创带开放式创新的创新资源集聚区、创新创意活跃区。

培源科学谷

依托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制造业研发平台、小试中试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科研平台,致力于建设成为科创带的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

环氿科技谷

依托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营造数字产业生态圈,大力发展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通信等领域,辐射带动全市生产制造基地协同发展。

鲜明的产业特色

十四五期间,宜兴加快构建以电线电缆、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为基础,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科学、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为主导,氢能源、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为新动能的现代产业体系。

高端线缆

宜兴作为全国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拥有千亿级产值的雄厚基础,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全市拥有线缆上市企业7家,全球线缆百强企业3家。2020年底,宜兴市发布《宜兴电线电缆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了“世界一流的电线电缆制造基地、全国领先的电线电缆创新高地、全国电线电缆智能制造、资源配置中心”目标定位。

节能环保

宜兴是著名的“环保之乡”,环保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10%,水处理实力全国第一。2020年宜兴环保产业实现总产值超200亿元。构筑了“智慧监测+智慧检测+智能制造+智慧交易+智慧服务”五位一体的智能环保新业态。随着《宜兴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的实施,宜兴环保产业将着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创新要素协同推进的环保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水处理全产业链示范高地、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全国最具辐射力的环保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宜兴蓬勃兴起,主要涵盖电子化学材料、硅晶圆、光电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随着《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2019-2021)的实施,未来宜兴将努力在集成电路材料、设计、封装测试环节实现新突破,同时将加快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先科半导体新材料、博砚电子光刻胶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制造高地”。

新能源

宜兴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电池片及组件、核电材料、风电机组、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宜兴将依托中环晶硅切片、环晟新能源、中建材光伏玻璃等项目,深入实施引链强链补链工程,构建拥有光伏玻璃、光刻胶、单多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柔性薄膜电池等产品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打造长三角光伏产业重点集群;依托氢能产业园,积极布局,加快形成集群优势、打造产业高地。

生命健康

宜兴生命健康产业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壮大新药研发生产、创新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健康食品、医疗康养。随着《宜兴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宜兴将加快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努力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城市经济

宜兴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江苏省前列。未来宜兴将着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立足城区板块,完善配套功能,培育总部经济;大力引育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产业数字化高地;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做强做?枢纽经济。

文化旅游

宜兴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4A级旅游景区8个。未来宜兴将依托生态人文两大优势,全方位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实施六大景区提升工程,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彰显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带动效应。

未来的科创新城

宜兴将按照“资源集聚、生态优先、以点带面、全域创新”的布局理念,集成创新功能、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城市功能,打造科创带,整体构建“一轴四谷三区多点”空间格局,形成“依山傍湖环氿揽川”发展形态。

联系单位

宜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86-510-87986812

共青团宜兴市委 +86-510-87986199

微信公众号

宜兴“陶都英才”二维码
宜兴“陶都青年汇”二维码
参赛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