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江阴高新区前身为江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更名为江苏省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4年纳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列,是我国东部沿海唯一拥有长江岸线的国家高新区。现管辖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本部53平方公里、青阳园区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8万人。

近年来,江阴高新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苏南自创区建设为主线,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特钢新材料大中小企业融通载体等20多块国家级牌子。

综合实力雄厚。2021年,完成GDP1178.64亿元,公共预算财政收入63.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7.26亿元,到位注册外资4亿美元,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引进了26家世界500强及知名跨国企业,共有年销售10亿元以上企业36家,其中超千亿企业1家。入选中国500强企业1家、中国制造业500强2家,上市企业15家。

产业特色鲜明。基本形成了以特钢新材料及制品产业为特色,集成电路封测、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主导,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为战略的“1+3+1”先进制造业体系,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特钢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钢帘线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主板电路板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钢丝绳和大桥缆索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先驱者和领跑者。

创新驱动强劲。拥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超30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异地孵化器4个,建成诺奖得主研究院6个、院士工作站12个、博士后工作站24个。获批苏南国家自创区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瞪羚企业20家,引育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28人、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200余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6%。

营商环境优越。全面承接了省、市赋予的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新设企业全链通0.5天办结目标。建成双创一体化服务平台、省内首个设在县(区)的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地方分中心和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全国首个县级分中心,迭代升级产业强区20条、科技创新3.0版、“蟠龙英才”计划、集成电路设计、生命健康产业、金融创新等扶持政策,组建了产业发展、天使种子、股权投资、中小企业转贷、互助转贷等功能性基金群,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流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

面向未来,江阴高新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主题,加快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高地、新兴产业的集聚高地、产城融合的宜居高地,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