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是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专门培养工会干部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也是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市职工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综合性高等院校。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的前身是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由北平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为培养工会干部而举办的职工训练班。后于1949年9月北平市总工会储备委员会正式开办了职工学校。校址位于国子监和孔庙。1955年9月,北京市总工会决定将职工学校改建为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并对教学设施及人员进一步充实和加强。1956年9月,市总干校由孔庙和国子监迁至陶然亭路53号新校址。

1980年10月17日,经北京市委教育部等单位审批,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的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成立。校址暂设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1983年2月18日,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成为国家正式承认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984年9月1日,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

1986年11月,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与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合并。合并后的学院进一步扩大了办学功能,提高办学水平,充实了教育资源,成为全国工会系统一流的职工高校。2005年7月,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目前,学院有在校生3000余人,各类社会考试培训班学员4000余人,工会干部在职培训每年万余人次。

学院作为北京市总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和工会政策与法规咨询服务窗口,通过开展各种方式的培训项目,成为北京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并积极承接、参加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政协、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教委重大课题研究和重要文件起草工作,教学管理日臻完善,科研成果日益显现,思想库功能日趋强化。

学院通过帮助建立素质建设工程培训工作站点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组建师资库,建立首都职工继续教育信息系统、首都职工数字图书馆以及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初步搭建起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首都职工继续教育大平台。

学院具有课堂面授和现代化远程开放教育并重、适应不同学员多种学习需求的办学优势,拥有一支科研力量强、教学质量高、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管理范围,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成果显著。专业设置覆盖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等二十余个专业。

在非学历培训领域,学院本着诚信、务实、服务、创新的理念,坚持从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量身订做培训方案。以管理类咨询及培训为核心,穿插丰富的培训内容。以提高从业人员素养为手段,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用专业完善发展的培训体系,满足职工的切实需求。培训领域涉及多个方面,可选择课程十分灵活。

学院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南二环内西城区陶然亭路53号,紧邻风景秀丽的陶然亭公园,距离地铁四号线陶然亭站仅有不足100米,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利。学院校园内树木成荫,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能够满足各种现代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学院奉行“博采众长,争创一流”的办学质量标准,倡导“学习成就未来”的终身学习理念,借助工会组织网络系统和首都地缘优势,以 “为首都建设服务、为工会建设服务、为职工学习服务”的三个服务为办学宗旨,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开拓,完善自身,为相应工会十二五规划,实现学院新的五年发展计划,将学院打造成为城南教育新坐标不断奋进。

 
  智联招聘网 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